△ 全国政协委员陈薇:关注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击埃博拉,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生物安全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陈薇率领科研团队推出一个个“硬核”的科研成果。今年两会,陈薇的提案也围绕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展开。
围绕国际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陈薇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整合各层次力量,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安全。
第一个是顶层设计方面,这个可能就是说要进一步地加强,第二个我觉得在力量整合方面特别是作为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发展起来的,包括比如说生物防御这一块的人民骨干力量。这一块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去培养的人才,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得更好。(浙江日报)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 王辰
当时在武汉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了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巨大的危害,我们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落实中央所提出的能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而这些体系中我们现在体系中有哪些短板。
发改委已经在8个省区市初步考虑设置区域的呼吸医疗中心,对呼吸学科的建设也都做了一些专项的资金的安排,我想这是一个国家做的一个非常积极的,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个具体的行动。临床医学包括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等五方面职能,这五大职能承担的主体就是医疗机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承担功能不同。
去年国庆期间,王辰委员就到山西基层医疗机构调研走访。基层的公共卫生职能是比较全面的,基层的医务人员,他们的经济上的运营机制确实没有得到发展好,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国家去多投钱,其实要设置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运营机制。(南国今报)
△ 葛均波:建议建立健全医疗后备队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拟提交一份提案,建议中国建立健全医疗后备队制度。医疗后备队是一个由不同职业背景的志愿者组成的区域联动组织,不仅能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发挥快速响应的作用,还能在应急事件事前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案指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组织多方力量共同抗疫,有效控制了疫情并顺利复产复工,这些力量是抗击疫情期间的中坚力量,也是非应急状态下的后备力量。然而,中国目前尚未确立医疗后备队协作网络体系。
葛均波在提案中提出了四项具体建议:第一,落实人员统筹,形成全国性的快速响应协作网络。第二,加强后备队员的培训演练,形成区域协调联动机制。第三,夯实基层建设,形成医疗后备服务基地。第四,加强地方宣传,形成机构活动汇总月报。(澎湃新闻)
△ 周鸿祎:医院数据安全仍存隐患
在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数据安全的紧迫性:去年曾接到多家医院的紧急求援,这些医院的核心数据被勒索软件攻击之后加密不能使用,导致医院整个流程停摆,甚至有的病人手术都无法正常进行。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里,‘发展’和‘安全’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国家也反复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周鸿祎表示,网络安全是数字化战略的底座,有了网络安全的保障,我们的数字化战略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上观新闻)
△ 李彦宏: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科技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更幸福
加速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通过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帮助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收集与跟踪,从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加快建设搭载在智能设备中的适老化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社区服务资源和卫生医疗资源,面向老年人提供家医服务、慢病管理、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