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表示,针对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和主要任务,我国应做好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从而促进我国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他还表示,“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中深层次、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但世界上专家一致认同,卫生信息化是破解医疗服务水平和供给平衡关系,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题”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实现方式,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医疗卫生“十二五”计划的重要着力点,为国家制定的2020年每个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各大医院由于受到体制、人才和观念等影响,我国各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单独建网,在网络管理维护及资源共享方面会遇到许多问题,即使是同一家医院,各自为政的临床及管理信息系统,也会导致内部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各大医院“信息孤岛”林立、医疗资源的极度不平衡让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业界人士还指出,区域医疗信息化不仅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政府制定决策的数据来源和参考依据。只有解决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问题,区域医疗信息化所追求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才能实现。 电子病历系统作为现代医疗机构临床工作开展所必须的业务支撑系统,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标准化、智能化的电子病历系统成为实现区域范围以居民个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系统服务的基石。由此,电子病历系统的标准化被业界视为破解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化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