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5 文章来源:IT商业新闻网
“试点工作的展开意味着政府职能部门开始从政策引导转向落地实践,其重要意义在于,各医院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并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衔接,以促进区域医疗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可整合利用医疗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吕斌指出,在试点方案中,特别提出了“探索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区域内安全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由此不难看出,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所承载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电子病历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终于在今年迎来突破性进展。2010年10月,卫生部下发通知,决定在北京市、上海、江苏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在部分医院和部分区域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意义深远新医改明确提出:“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得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阐述“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这项任务时,重点强调要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标准和通讯标准体系,促进医疗信息互认共享。而随着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的开启,无疑为新医改所追求的力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展开了积极探索。
“试点工作的展开意味着政府职能部门开始从政策引导转向落地实践,其重要意义在于,各医院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并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衔接,以促进区域医疗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可整合利用医疗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吕斌指出,在试点方案中,特别提出了“探索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区域内安全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由此不难看出,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所承载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此前卫生部相继颁布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对电子病历内容进行了规范,而本次电子病历试点则以“试验田”的形式,通过落地开始踏上了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最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之路。
吕斌认为,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试点应用,全面掌握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保障医疗信息化健康发展。但是,在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推进之时,关于电子病历的认识不到位、产品不成熟以及安全性顾虑都将影响试点工作的最终效果。
技术成熟电子病历大有可为“电子病历绝不仅仅是病历的电子存储,实质上是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取代纸张病历也不是发展电子病历的唯一目标,更不能以这一目标来衡量电子病历的意义所在,电子病历不是静态的病历保存与呈现,而是动态的智能信息源,可服务临床应用、科研工作乃至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安博维公司执行董事吕斌一针见血的指出,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应该以“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为目标,从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宏观医疗管理服务的角度来看待电子病历的内涵,而不能将电子病历简单的理解为“无纸化存储”。
对于各界人士对电子病历产品不成熟的疑虑,吕斌并不这么看。他认为,电子病历在国内经过10余年的发展,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已有了长足发展,能够充分满足各医疗机构核心业务系统的需求,甚至在医疗数据标准化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据吕斌介绍,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推出的“UPWAY智能电子病历集成系统”,已具备全智能、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的特点,可以根据医疗机构业务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需求灵活的添加、更新系统功能部件,在完成病历记载基础之上能够完成各个异构系统(HIS、PACS、LIS、EMR)之间信息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该系统采用符合医疗自然语言的智能全结构化技术,为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打通了数据通路。”
一直以来,电子病历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杜绝病历被篡改广受质疑,这也是电子病历推广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纸质病历可以撕掉重写,电子病历却是最难修改,”吕斌强调,现有的IT技术完全能够保障电子病历的安全性、真实性和隐私性。以“UPWAY智能电子病历集成系统”为例, 该系统采用128位加密存储技术,对核心业务及文件进行加密存储,同时引入数字证书,当用户插入经第三方机构认证的电子签名卡之后,方可登陆系统查阅;除此之外,“UPWAY智能电子病历集成系统”将痕迹管理及多维权限管理相结合,不同权限医生可调阅相关病历,根据角色、地点和时间的改变来实现动态多维权限控制,电子病历一旦确定进入数据库后,将会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拒绝任何改动。
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的开启,是对建立符合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实践检验。可以预见的是,电子病历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在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国范围的超大规模电子病历系统,成立全国电子病历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医改提出的医疗信息化目标。“医疗IT厂商在电子病历系统构建中,不仅仅扮演着技术输出的角色,更应该成为电子病历普及潮中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在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之际,吕斌对包括安博维在内的医疗IT厂商给予了重新定位。“新医改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医疗IT厂商携手,才能让宏伟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