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16 文章来源:新民网
【新民网 独家报道】3月16日,备受关注沪版医改方案正式亮相,并公开征求意见。沪版医改方案有哪些突出亮点?“看病难、看病贵”情况能否得到缓解?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马进第一时间向新民网记者解读该方案。
关注公平效率 沪医改方案亮点多
作为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谈及医改方案,马进坦言他最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否体现‘公平’,一个是能否体现‘效率’。”在马进看来,这两点,新鲜出炉的沪版医改方案中都有创新,亦有颇多亮点。
“‘公平性’,主要是筹资的公平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马进告诉新民网记者,此次沪版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本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均是“公平性”的突出体现,“基本保障体系全覆盖,体现了筹资公平,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则是服务的公平。”
而“效率”则涉及到“技术效率”、“分配效率”能否得到体现。
马进指出,此次沪版医改方案中,通过明确卫生信息化建设、医联体试点等措施,尽可能通过技术手段,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引导患者合理流动,提高效率,“尽量减少看病成本,让患者少花钱、减少重复检查。”
与此同时,方案中提到的二三级医院增加专家门诊次、增加一线值班救护车数量等措施,在马进看来亦能提高“分配效率”。
缓解看病难 沪版医改方案作用积极
新鲜出炉的沪版医改方案,能否有效缓解市民最为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马进给出的答案是,“作用积极。”
“‘看病难’,一个是经济上的‘难’,一个则是物理上的‘难’。”马进说,经济上的“难”与市民看病花费直接相关。“通过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降低基本药物价格、实现基本药物均零差率销售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应该能缓解经济上的‘难’。”
而对物理上的“难”,马进指出,此次医改方案中亦有措施加以改善。“通过改进医院的规划,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制度,甚至试点家庭医生制度……”在马进看来,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推进,市民看病物理上的难度应该也会得到一定改善。
“医改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涉及到筹资、卫生服务提供、管理等事务也很多。”马进也指出,这些都使得医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应该说,沪版医改在改善公平、效率上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制度上也实现了全民覆盖。”马进亦希望,本轮医改能真正实现成果惠及广大市民。(新民网记者 李欣 李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