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09 来源:科技日报
只要一卡在手,就可以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就医,方便的识别居民身份、读取居民健康信息,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卫生部2月2日印发《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今后,居民将拥有唯一、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这标志着我国卫生信息化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我国居民均可以申请居民健康卡,各地可将居民健康卡与市民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也可以增加金融功能。首次制卡经费,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按照地方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解决。补办居民健康卡的成本经费由居民个人承担。
据悉,2011年全国已经开始讨论全国健康卡实现的可能性,并开始做局部尝试,南京70万张市民卡初具“健康卡”功能,2012年上半年,南京市将力争网络布线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012年底前实现市民卡医疗应用全市全覆盖。
居民健康卡去年已经在河南省试点。河南省的居民健康卡与银行合作,在银联卡可以搭载居民健康信息,不仅能储蓄,还可以在健康卡自助终端、门户网站上使用该卡,享受预约诊治、预约挂号、个人信息查询、既往就诊记录查询、个人信息变更等服务。居民健康卡实施初期可以和已有的各医院诊疗卡共融,未来将逐步取代,实现真正的“一卡通”。
卫生部表示,今年将在全国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启动各省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实现标准统一、全国通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进行个人健康管理。
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要点中,卫生部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卫生信息化工作,为医改提供有力支撑的工作重点。
卫生部将出台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未来将形成纵向贯穿国家—省—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药品供应和卫生综合管理等主要业务领域的卫生信息化基本架构,实现试点范围内跨机构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接受科技日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健康卡建设是推进深化医改、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协同,方便群众就医的重大民生工程。未来将实现标准统一、全国通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进行个人健康管理